勤朴立校 尽责育人 奋进新征程
——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2024年度工作总结
2024年,市八初级中学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新优质发展要求,基于“勤朴立校 尽责育人”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内涵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个性学习需求更加满足的办学目标。
一、 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1. 以“雷锋精神”树根立魂,激发学生责任担当。以《寻迹“雷锋”——小雷锋探寻治理》特色课程为抓手,通过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将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学生德育教育,培养社会公民意识与责任感。今年3月,举行了“学雷锋44周年——追风少年·寻迹雷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研学活动”,将学雷锋活动与学科学习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研学寻访,透过“小人物”感受“大精神”。5月,开展一年一届的《小雷锋探寻治理·徒步黄浦滨江》活动,以红色人文线和绿色生态线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
2. 落实“双减”政策,贴合学生个性成长。严格落实“双减”要求,规范作业布置、优化作业设计;每周备课组集中备课,编写并优化本组的“双减”作业,课后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丰富学生午间一小时的休闲活动选择,开展体育类如冰壶、羽毛球,科技类如科学小实验,人文类如皮影戏,艺术类如合唱等多样化活动内容供学生选择。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引进学生喜爱的《新闻课堂》《英语戏剧》等课程,与学校听风社、机器人社、民乐等社团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体验。今年1月,我校英语戏剧社团参加第七届上海市学生戏剧嘉年华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奖。
3. 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严格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建立校内跑步监测平台,开展校际联合运动会,建立并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和不良心理防范教育,肥胖率较上一年下降2.7%、近视率下降2.04%。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季活动,落实“全员导师制”,为全体学生提供思想引导、行为训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等指导。
4. 探索活动育人,塑造良好校园文化。丰富“三周三节”校园文化圈,组织开展了艺术节、体育节、外语周等主题活动,开展“悦劳动·乐生活”劳动技能大比拼,组织学生参加劳技中心科学教育、劳动技能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市、区各类科技艺术比赛,劳动课程《我是城市建设者》获得2023-2024 City Creator城市创造者全国作品展评活动中学组一等奖、最佳即兴表演奖。暑期新建成了跨学科实践创新教室,作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以及作品展示的空间。
二、 强化师德师风,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践行当代“雷锋精神”。组织教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利用教师节契机开展“勤朴教师”“勤朴团队”评选表彰活动,宣传优秀教师事迹。校“勤朴”研习会青年教师坚持数年参加“智力助残项目”和“劳模学校”义务教学,连续十余年荣获上海市“智力助残”先进集体称号。一批教师以个人专长为市民学习基地开设培训课程。倡导教师岗位践行“雷锋精神”,在“全员导师制”工作中探索“三全”育人新机制;积极开展特色团建,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亦师亦友”平台进行师生互动、言传身教。
2. 规划引领教师发展,科研提升专业师能。继续实施“教师自主可持续专业化发展项目”,以任务驱动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重点项目。先后推进了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计划研究项目《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于今年10月参加上海市新优质项目阶段展示,获得广泛好评;黄浦区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第三轮)《“勤·朴”课程体系下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黄浦区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古诗文比较阅读作业设计实践研究》、区规划课题《初中班主任在全员导师团队中发挥领衔作用的实践研究》、区青年课题《基于双线融合教学平台的几何教学实践研究》等均顺利结题,以研促学,以研促教。
3. 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综合素养。重点开展“学历案”撰写工作坊培训及“实践‘双新’要求,营造‘乐学’课堂”教学实践展示与研讨。同时开展《基于大单元学历案研究的表现性评价设计》《创建特色班集体的实践与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组活动》《走进AI,拥抱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等培训,五位老师撰写的案例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学习技术应用”专题征文评选中获得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
4. 实践“双新”要求,打造乐学课堂。开展“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研究,通过专家讲座,持续赋能教师。开展单元学历案专题学习、设计及教学展示活动,以学历案撰写为抓手,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法,营造“乐学课堂”气氛,优化教师课堂行为,做到以学定教,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5. 依托技术赋能,优化“双新”课堂教学。开展“课内学习+课后辅导”双线混融教学探索及案例撰写活动,研究如何利用技术赋能教育提质增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新课标”背景下,以“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为主题,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如何与教育教学实现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举办了以“数字赋能,双新课堂”为主题的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利用双线混融及借助AI Classroom 平台提供的“课堂智能诊断分析报告”,赋能“双新”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 完善课程方案,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根据新课程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内容修订学校课程方案。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明确教育教学新方向,举办了以“学习新课标,践行新课堂”为主题的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开展“双新”背景下的理论学习及专题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坚持依法治校,提升学校管理质量
1. 加强依法治校,完善章程制度建设。根据学校规章制度“立改废”要求,对学校现有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依法依规落实好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
2. 整合社会资源,汇聚多方育人合力。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定期就学校工作推进、校服征订、午餐等内容听取家长意见;邀请家长代表参加主题活动;定期开办家长学校,持续推送《我们是初中生家长》微课。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共建,借助共建单位资源开展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和探究学习。
3. 注重安全管理,营造安全校园环境。制定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规划,健全日常管理、应急反应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食品安全、疫情防控等系列安全预案,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定期组织消防逃生、防震抗灾等演练;注重食品安全管理,在实行AB餐后,成立了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并做好食堂进货等各环节的监督;贯彻落实好传染病防治要求;结合“国家安全日”“防灾减灾日”“宪法学习周”等开展全员安全主题教育,依托社区单位资源开展禁毒、预防电信诈骗等教育活动。
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