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的微笑、轻柔的嗓音、飞快的语速以及敏捷的思维。这是市八初级中学初三(1)班韦文菁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个校园“小名人”的知名度来自美丽的红丝带。
在市八初级中学有一个特别的社团——“童心红丝带”同伴教育社团。2003年,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在全国开展了“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许多学校纷纷响应组建社团以促进学校和社区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帮助少儿正确认识艾滋病并加强防范意识。
韦文菁一进入初中就加入了“童心红丝带”社团。作为社团一员,韦文菁不仅要掌握许多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还要将所学到的知识通过活动的方式宣传到每一个人。于是,在学校操场上,她与伙伴们一起教大家做红丝带;教室里.她向同学们宣传预防艾滋病常识。由于她的积极投入与出色的工作能力,荣获了“全国‘童心红丝带’同伴教育个人优秀奖”,于去年代表上海前往北京参加了全国“童心红丝带”交流表彰大会”。
回忆起那次在北京的经历,韦文菁至今还记忆犹新。在那里,她和许多参加活动的艾滋孤儿成了好朋友,至今还有通信往来。“其实只是他们已过世的双亲有艾滋病,他们自己是健康的.即便是艾滋病患者我们都要善待,他们却遭到了很多人的歧视。这种歧视很伤害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内向.有些还有点儿自闭。”韦文菁说,在那里她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代表着关爱和鼓励的红丝带送给这些小朋友,热情主动地和他们做朋友,和他们讨论同龄人共同的话题,比如偶像、比如学习方法等。“慢慢地,他们对我们也不那么抵触了,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其实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就是希望别人不要用特殊的眼光看待他们。”
回到上海,韦文菁更加努力宣传艾滋病知识。希望让更多人消除偏见。一根细小的红丝带。一折一系,就是一个美丽的符号,表达着爱心的传递。如今已经初三的韦文菁虽然因学业紧张减少了参加社团活动时间,但却坚持教低年级同学们做红丝带。
低年级同学认识韦文菁。就是从“童心红丝带”开始。而老师们提到她,都无一例外的称赞她为“小雷锋”。市八初级中学杨校长说,学校作为上海市学雷锋特色学校,已经坚持开展了30年的学雷锋活动,如今,每个班级都有自己具有特色的学雷锋小队,涌现出许多的“小雷锋”,而韦文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班级“学雷锋”小队的队长。韦文菁总是把小队的活动放在第一位。她常常组织队员到社区的居委、街道或者公园进行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她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学雷锋活动,来到了敬老院,为老人们拉响了一曲二胡《赛马》,老人们的称赞让她觉得自己的才艺原来大有用处。她带着同学们去书城,把别人随意乱放的书籍归到原位,虽然很累,但却知道,那样给更多人带去了方便。回到家中,韦文菁时常会去小区里的儿童天地打扫卫生。她希望给小区的弟弟妹妹们一个干净整洁的玩乐空间,也希望自己给他们做个好榜样。
处处忙着帮助别人,韦文菁也没耽搁自己的学习。她用自己的努力向爸爸妈妈证明,“小雷锋”一样可以成绩优秀。最难得可贵的是,她还是个多面手,参加区、市乃至全国的各类比赛活动,所获奖项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科技竞赛、英语数学等竞赛。市八初级中学的传统优势项目头脑奥林匹克竞赛,韦文菁连续三届参与,为学校勇夺一等奖立下了汗马功劳。
值得一提的是,韦文菁所处的班级还有一个特别之处,这是由36个女生组成的女生班。问她班级里都是女生,有什么不一样?她笑笑说:“当然不一样,更加温馨吧,我们都相处得很和谐呢。”总是乐呵呵的她有着许多女生都有的梦想,就是长大成为一名作家,她说喜欢韩寒,也喜欢鲁迅,喜欢读马克·吐温。更喜欢看新概念作文。学习之余写日记、散文,抒发情绪,是她缓解压力的一个好方法,她笑眯眯地说:“把每次习作变成一次释放,把每次落笔变成另一种思考,这感觉不是很棒吗?我还需要不断地积累生活,才能写出更多生动的文字来。”
相信,在韦文菁未来的小说里一定会有关于“童心红丝带”的故事。而这些故事,肯定会感动我们。 (转载2009年10月19日《上海中学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