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办学情况(2017—2021年)综合督导意见书
发布日期:2022-03-07 13:56:29   作者:市八初中   

    根据国家及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黄浦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督导组,于2021122122日对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办学情况(20172021年)进行了综合督导。

督导期间,督导组听取了章健校长所作的题为“勤朴立校 尽责育人”的自评报告;查阅了相关资料;访(座)谈校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共59人次;观课17节;巡视校园、查看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参阅了学校责任督学、街道社区代表对学校发展情况的评价、听取了校家委会代表对学校发展情况的介绍;向67名教师、178名学生、216名家长做了问卷调查。

经汇总分析,督导组认为:学校厚植“勤朴”校园文化,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抓住新优质学校发展契机,主动作为、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努力践行“勤朴立校 尽责育人”的办学理念。学校依法规范办学,强化党建引领、优化治理机制;完善了“勤朴”课程整体架构,实践了“乐学”课堂教学改革新举措,教学质效得到进一步提高;依托“引擎”“启程”工程,以课程领导力项目为抓手,打造“勤朴”教师团队;因地制宜美化校园环境,融入“豫园学区”,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试点全员导师制、推行“导航”工程、持续擦亮“学雷锋”特色德育品牌,全力培养“阳光质朴、勤学乐思、友善尽责”的“勤朴”好少年。学校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学生、家长对教育教学质量满意度高,是老百姓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目标与管理

1.丰富理念内涵,培育“勤朴”文化,规划引领办学水平提升

学校发扬“勤朴”校训精神,传承“勤朴育人”和“学雷锋”特色传统,将办学理念在原有基础上发展为“勤朴立校、尽责育人”。基于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和办学实际,集聚师生智慧,制定学校发展规划(2016——2020),确立了“将学校办成上海市新优质项目学校的特色窗口”的近期目标和打造“上海市中心城区新优质品牌初中”的远期目标。凝练“勤朴”校园文化特质,营造舒适温馨的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新校徽、改建斯盛墙等“勤朴”特色文化标识;组织社团活动,加强校史文化教育,培养师生“勤朴向上、友善尽责”的精神风貌。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举措,推动各分项目有序实施。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组建以专家、师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等为主体的评估工作小组,根据拟定的分项目标和预设的达成标志,过程性监督发展规划的执行和成效评价,力保规划目标达成。问卷调查显示,教师认为发展规划目标“全面达成”和“基本达成”的总计占比为97%,学校先后获得了“上海市新优质项目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2.加强党建引领,完善治理机制,学校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组织生活、学习交流、走访考察、党员微信群等做好党员、群众思想教育,党建带团建、队建, 引领、凝聚、服务青年教师和学生。落实校长负责制、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工会、教代会、少代会等运行正常。强化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系列,新增了《疫情防控方案汇编》“五项管理实施细则”等。积极探索人本化管理,建立分工负责与沟通协作的执行机制;发扬民主,主动向教职员工征求意见建议;依法校务公开,接受评议和监督。学校被认定为“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校领导班子的民主作风、民主管理感到“满意”的占比达91.4%,学校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形成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课程与教学

1.优化课程架构,丰富“勤朴”课程,努力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学校确立“责立自我,任当社会”的课程理念目标,《以构建“勤•朴”课程为载体,提升新优质学校品质的实践研究》为抓手,规范执行国家课程,着力打造“勤•朴”特色课程。一是成立了课程领导小组,制定课程方案,预设成果标志,完成了“勤•朴”课程整体架构,基本形成了“乐学基础”、“乐享生涯”、“乐建校园”“乐行上海”四大课程群。二是明确课程功能定位和实施路径,四大板块对应三类课程,在注重学科知识培养和生涯指导同时,突出综合实践和跨学科学习,丰富学习方式和经历,培育“尽责”意识和能力。三是将“乐”系列四大板块与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对接,基本形成“校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考察”“职业生涯体验”“跨学科探究学习”课程资源库。四是对照“双减”“五项管理”等新政要求,制定系列课程教学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课程遴选、实施和评价机制。五是课程建设成果不断丰富,近年来共开设“阅读—悦读”、“思维训练”、“玩转物理”“生活中的化学”等60多门特色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玩玩造型土》《数字故事制作》两门课程被选为区教师培训课程;《笔墨飘香》、《趣味英语》等四门课程成为社区共享课程。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课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认同度达94%;学生对课程门类丰富的满意度为91%

2.改进课堂教学,探索评价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持续推进“乐学”课堂研究实践,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助力“双减”新政落实。一是夯实教学常规,加强学情调研,优化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二是聚焦“乐学”课堂构成要素和教学策略等进行主题研讨和微论坛,提炼形成“兴趣浓厚、学习投入、思维活跃、互动积极”四大基本特征。三是依托区级课题《初中学科专题化课堂观察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开展基于“问题”的课堂观察和诊断,提升教学改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加强“合作学习型备课组建设”,推行“三二一”教研制度,提升教研实效、促进经验分享。五是针对中考新政,成立跨学科案例分析备课组,以区级重点课题“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抓手,设立“PBL”课程,拓展学习兴趣,丰富和优化学习方式。学校在开展基于“规范”的教学常规跟踪和评价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注重数据解读,发挥评价增值功能。针对近年学生个体差异日益增大的学情,以市级信息化重点课题《整合视角下的初中生自主学习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为载体,构建学习资源、学习诊断、学习互动、学习展示四个平台,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借助“云痕教学质量检测平台”反馈的数据,了解、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情况,增进教学实施、作业设计、个别化指导的精准性;借助Class In平台,实施线上的个别化指导和网上答疑,拓展教育时空,提升响应学生多样化学习的及时性。

(三)师资发展

1.多种策略并举,两大工程领航,打造“勤朴”教师团队

学校以打造“勤以教书、朴以育人”的“勤朴教师”团队,铸就尽责型、文化型、智慧型教师队伍为目标,整体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按标准配备师资,规范聘后管理,保障教师权益。二是注重人文关怀,举办教工素养拓展社团活动和趣味运动会,组织参观博物馆和文化艺术类展映等,丰富教职工课余生活;关注教师内在需求,搭建平台支持教师发展兴趣、发挥专长。三是创设各类管理岗位,实施优秀教师行政跟岗制度,努力为每个教师提供更多元的岗位锻炼和更高层次的研修支持。四是推进“引擎工程”,立项《完善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校本评价方案的实践研究》,指导自主规划,努力建设优师团队;施行“启程工程”,通过“双带教”“四指导”,落实师、徒“三带”“三学”,加速青年教师成长。目前,教师队伍结构总体合理,思政课、音体美等专任教师配备到位,师资满足“全员导师制”要求;多名教师荣获国家级奖项和“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教工团支部获评黄浦区教育系统“红旗团组织”。

2.师德师能并重,丰富发展平台,促进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彰显榜样力量和雷锋精神激励,提升师德修养。以党风促教风,激励教师“勤以教书、朴以育人”。把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和做“勤朴”教师相结合,通过师德讲座、论坛,人文阅读、勤朴研习活动和“勤朴教师(团队)”评选表彰等,倡导教师奉献岗位,敬业爱生。试点“全员导师制”,支持全体教师在积极发挥学生人生“导航”作用的同时彰显良好师德风尚。学校制订《教师可持续年度专业发展规划》,丰富培养渠道和策略,促进专业成长。一是借助新优质项目学校交流平台,增进与专家和同伴的专业对话和经验分享;二是参与市教研室的学科课程领导力项目,开拓视野,接受高层次专业发展指导。三是开展“异质化”研修、“大教研”活动,落实每学期“四个一”研修任务,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四是发挥科研引领作用,鼓励承担“课程建设行动研究和优化学校管理”两大核心研究项目,要求每一位教师从问题到专题,进行各类课例、案例研究,带动专业品质提升。学校现有16个在研课题,多篇研究成果刊登于《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基础教育课程》《上海中学数学》等杂志。

(四)资源与保障

1.规范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创设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健全并落实财务制度,自觉接受教代会监督。固定资产管理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接受合理化建议,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校园文化的物化表达,美化校园生活环境。目前每个教室均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已建立科学创新实验室3间,配置理化实验标准化考场、中考听说和心理教育专用教室;建立笑脸墙、学雷锋展示厅、改建雷锋礼堂和图书馆。小空间大利用,新建“学、练、斗、玩、禅”全息交互运动空间和休闲阅读公共空间。组建“勤朴”文化校园环境建设项目组,因地制宜增加绿化墙,建成“生态池”和屋顶花园。环境育人作用得到良好发挥。

2.创建平安校园,家校社会互动,形成三位一体育人合力

学校制定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规划,建立安全工作机制,健全日常管理、应急反应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食品安全、疫情防控等系列安全预案,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定期组织消防逃生、防震抗灾等演练,开展网络安全、新冠防控等系列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遇险避险能力。注重食品安全管理,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各类防疫物资配备齐全。多年来学校无安全责任事故。

组建三级家委会,建立家委会章程,注重听取合理化建议,改进办学行为、提升家校共育水平。邀请家长代表参与校园开放日、学雷锋主题日等活动,开班家长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亲子沟通等讲座,推送《我们是初中生家长》微课。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共建,获得“2019-2020年度黄浦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组织奖。与隧道科技馆、雷锋纪念馆、中国银行黄浦支行,小东门社区街道、豫园小商品市场和中医药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和探究学习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

(四)学生发展

1.厚植“勤朴”文化,加强三全育人,着力培养“勤朴”少年

学校秉承“勤朴立校,尽责育人”办学理念,全力培养市八初级“勤朴”好少年,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确立了涵盖品性养成和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明晰了“勤朴少年”的内在品质和外显特征。二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育人作用,推行“导航工程”、试点全员导师制,为全体学生提供“思想引导、行为训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三是注重三全育人机制,为“勤朴少年”培养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场域和资源平台。四是设计“一岗一队一课一建议”校园公共生活体验和“环境治理、参政策划”等自治项目,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岗位和平台。五是创设艺体、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组建相关社团,搭建培养兴趣、展示个性特长的舞台,多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书画篆刻大赛、上海市青少年科学思创挑战“未来发明家国际选拔赛”等活动中表现突出,学生个人在全国、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累计千余项。

2.丰富育人载体,坚持立德树人,助力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强化责任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守正创新“学雷锋”品牌,依托各类“学雷锋”活动,依托“勤朴社区”小公民道德建设项目,以情境式教育为主要途径,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培养公民素养、责任意识,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二是发挥课程思政功能、组织丰富多彩的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四史”学习、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教育,构建“三周三节”校园生活文化圈,进行“老城厢10公里徒步寻迹学史”“小雷锋探寻社会治理”等实践探究,学习链接生活,取得良好反响。四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规范落实体育体锻课和组织社团活动,有限场地多样利用,创设混合运动场区,设置单双杠、乒乓球、武术等多样化练习场地,新建全息交互运动空间等,因地制宜推进体育多样化工作;贯彻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开展个别化教育与辅导,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获评“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五)自主发展

1.继承“学雷锋”传统,结合思政课程,擦亮德育特色品牌

学校把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和践行“勤朴”校训精神深度结合,凸显“雷锋精神”对校园文化和师生高尚德性的的引领作用,擦亮校本德育品牌。一是不断丰富内涵,深化“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让雷锋精神始终成为师生心中的一面精神旗帜。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内容和渠道,与思政课堂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进“学雷锋”活动课程化;构建区级重点思政项目“寻迹雷锋 强国有我”小公民道德实践课程;围绕树立良好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四大主题,通过“学、思、践、悟”四种形式,寻迹雷锋精神在社会生活、校园生活的具体体现。三是拓宽践行“雷锋精神”渠道,在课程内容中增设“小雷锋探寻‘治理’”内容,拓展学习空间,增加情境体验,提升学习实效;结合雷锋精神宣传,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奉献社会。

2.综改项目驱动,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索学生创新素养培育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区推进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勤朴”校训的新时代内涵中,融入创新教育元素,以区级综改项目《创新素养培育视野下的“勤朴”课程优化研究》为驱动,将培养学生“勤朴”品质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把课程作为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主渠道,进一步明确课程在培育创新素养的着力点,从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实践方面制定各年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目标;探索在实施国家基础课程中突出创新思维培养,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中促进与实践的融合;把项目化学习作为创新素养培育视野下的突破点,组建跨学科课程设计沙龙,开展跨学科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PBL”设计能力。开发《未来地下城》课程,开设《基于学校生态池的监测与改进》STEM课程,分科切入、多科延伸,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依托学区化办学,校际交流合作,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于“豫园学区”成立之际,就遵循“自主平等、合作共享、实践实效”原则,加入“豫园学区”,依托学区化办学,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优质资源的集成与共享,在进一步激活自主发展活力的同时,努力促成学区内成员校的共进共赢。一是参与协同联动,参加“豫园学区”举办的“四史”学习、“学区学术展示周”等活动和“主题工作坊”学习交流与讲座培训、校际运动会等。二是借助学区资源,利用“豫园学区”品牌效应,借助龙头校敬业高中师资骨干力量,带教青年教师,推荐教师参加区历史名师工作室,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借力学区平台,参加学区班主任主题谈话课的交流展示,共同研讨与分享新优质学校办学经验与成果。

二、主要问题

1.中级职称教师发展通道“拥堵”情况严重,初级教师职称上升通道受阻,骨干榜样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凸显,教师群体的发展活力尚显不足,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和专业发展获得感满意度。

2.在适应五育并举、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还不均衡,需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劳动教育和体育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身体素质,更好地达成“勤朴”学生培养目标。

三、意见建议

1.进一步研究分析教师发展现状,加强教师发展的过程性管理和针对性指导,建立评价改进机制;通过优化绩效考评制度,创新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和骨干聘评机制,形成校内激励机制,破解目前存在的体制瓶颈和障碍。强化高端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实现优师团队自身专业发展和领航效应的同步提升;用好集团化资源和对口支教支援平台等,促成教师发展规划预设目标的高质量达成,提升每一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满意度和专业成长的成功感和获得感。

2.建议学校在落实五育并举和“双减”政策背景下,有效落实国家体育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深化“乐学”课程实践研究,突出劳动教育,提质学校健康教育水平。优化学生体质健动态监测制度,强化监测数据的归因分析,制定针对性强的培养方案,精准施策提高体育课和体锻质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场馆和专业机构体育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体育运动项目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体锻习惯和兴趣特长。加强学校、家庭等有机联动,合理安排“体育作业”和居家体锻,协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和优良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黄浦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2128



版权所有 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

地址:上海市复兴东路123号    电话:021-63304596

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13号